懒人

在一个地方呆久了,就产生巨大的惰性。 长周末,我基本就在附近几百米混了。去年登陆新西兰后去过的所有地方,还不如前年来新西兰探访两个星期去的多。 我是个懒惰的人,这正是我在中国时一直处于可混的地步的原因,也是我在摩托呆了18年的原因。 我的人生并没有切实的目标。差不多在工作后的五年里,我已经看透了人生。我既不爱权力,也不爱名声。维持我在一个公司混的主要动力只是一点写程序的乐趣,以及月底的工资单。在我身边的人来来往往,上上下下的时候,我几乎是静止的。 我曾经觉得爱上帝是我人生唯一的目的。但是,我对待上帝的态度,并不比生命的其它东西更执着。我敬畏他,但并没有用他制定我的计划,以及生活的方向。我的一生表明我更像是老子的信徒。淡定无为,这既是方式,也是目的。

程序人生

美国人若是对现实不满了,他们会想着如果换个政府会更好些。但是,如果问题摆在同样的对现实不满的脑残中国人面前,他们想的是换个政府会更差。 换个话题。 昨天我给孙打个电话。他说,据说你现在很爽啊?以前在中国,我对于他是爽的代名词。每次,我的回答总是“爽得还不够”。确实,我在中国时,虽然自觉天马行空,但也饱经忧患,愤世嫉俗,内心的苦闷非常人所能理解。 如今,我对他的评价不再持有异议。我现在处于人生中最好的阶段,我不否认这一点。我“几乎”爱我生活里的一切。 他说,你现在做老板了?这谣言究竟从何而来,我不免奇怪。我每天花100%的时间每天写程序。我挂的头衔TechLead不过是安慰工程师的牌坊。我说我去下面一个公司连这个头衔都没有了,就是一小号工程师。那就更好了,自由自在,只写程序。

无题

大部分大学毕业后就出国留学的人,无论是政治智商,还是人生价值观,将永远地停止在幼稚甚至愚蠢的阶段。这是我这很多年的观感。 原因在于,这些人受了十几年的洗脑,却没有本国的社会经验去证明这全是错的。稀里糊涂地去了国外后,脑子里永远保存了中国的虚假的印象。 你可能问,难道去了国外,接触到新思想不足以推翻以前的东西吗?完全不是如此。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阿Q精神的愚化教育。这种教育的精妙之处就在于,在面对理性,文明的时候,本能地产生抵触和自我安慰,从而视而不见或竭力否定。当他们张嘴的时候,说的依然是很多年前从中国带来的强盗逻辑或者奴隶价值观。

土鳖举办的国际节

教会搞了个所谓的国际婚姻节。我对这个名字本身就非常反感,本来只是一小撮中国人搞的,偏要取个这么吓人的名字(应该跟中国的真理党学习,直接搞个宇宙互联网节,即使参加的都是土鳖)。蚊子碍于情面买了两张票,我也只好今天去参加。 我没有感到失望。我本来期望很糟糕,结果也很糟糕,所以当然谈不上失望。 除了主持念了两个快要死的美国前总统发来的祝贺外(这其中的黑色幽默只可意会),其他时间就是一些人在自吹自擂(主要来自大陆)。某些人的见证固然有值得欣赏之处,其他总体说来,我只能用境界低俗来形容。我不知道他们是哪根葱,反正都是所谓的名人。当然我需要理解组委会的苦处,假如找个我这样的草民上台讲两句,谁愿意听呢?不幸的是,他们找了些依然是草民,但是装作很成功的草民,而且是一张嘴就知道文化程度不高。 以我的世界观,很难理解那些自称为基督徒的人。对于我们这些把永恒的上帝看作是人生存在唯一的依托的人,除了偶尔为一些真正的伟大思想惊艳,在大部分时刻,世界上所有的这些成功哲学不过是粪土。我们会为某天自己的名字上了报纸大肆吹嘘吗?我很难想象任何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为此感到丝毫的骄傲。

无题

我不能肯定每个人都能适应和喜欢新西兰。实际上,估计很多人不行。这是一个渺小而简单的国家。你要么因它变得狭隘而自闭,要么用灵魂建立一个辽阔的世界。 在美国那样博大而深沉的地方,你可以汲取周围的营养。新西兰没有营养。这里只有美丽的花花草草,明媚的天空和白云,以及朴实简单的人。这里的建筑没有文化,历史没有纵深,学府没有大师,商界没有传奇,科技没有牛人。 在新西兰这样的地方,人要对自己负责。这是人间最困难的一件事。顾城在这自杀了。在美国或者中国那样的地方,你可以仰望,迷恋,吸附,或者追求很多外界的人和物,在新西兰,你是你的世界的主宰。请你自珍自重,上下而求行,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。

全球化

全球化是一个怪兽。 我买的iPhone是苹果在加州设计的。当我在网上点击那个按钮订货的时候,一个订单发到了中国的郑州。在河南,有富士康的工厂。富士康招了几十万的拿螺丝刀的农民工。全球最精密的零件,如处理器,显示屏,内存条,陀螺仪,无线芯片没有一个是中国造的。但是农民工们作为最后一道工序把它们组装起来。 我不清楚是哪个工人把我的iPhone拼装起来。很显然,不仅仅是一个人。这无关紧要。我的手机被从郑州空运到上海浦东机场,然后从那里再继续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新西兰。今天上午,有人敲我的家门,把手机放在蚊子的手里。 假如没有全球化,不仅仅没有这个手机,我也不会在现在的美国公司里工作,同时我或许也不会来到新西兰。或者,即使我来了,身边只是一望无际的牛羊和绿油油的农场。我对世界的未来向来是悲观的,但是,我真诚地希望,或许通过合适的技术,我的女儿能够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。

我的爱人

在中国时,我厌恶大部分人。跑到美国,也没有完全清净。终于跑到新西兰,天高地远,在水一方。在这里,我虽然没有在美国时那些感到心灵相近的人,如黄牧师,但这确实是我一生一直追求的一种生活。 除了我的女儿,我不会不分析具体原因而爱一样东西。假如我爱一个国家,必须能说明白它究竟有什么值得爱的地方,对人也同样如此。我们一辈子被教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但同时又被教育无条件地爱一样东西,这实在是相当奇怪地事情。 因为我知道自己爱的具体原因,我很少感到糊涂或者失望。当然有些时候这种原因也会突然改变甚至消失,那也无关紧要,你只要不爱就好了。你并不会感到痛苦,因为你怎么可能因为一样已经不存在的东西感到痛苦。 只要新西兰那些让我爱的东西继续存在,我就继续爱新西兰。只要它的天空依然明亮,空气依然甜蜜,人们依然友好,生命依然自由,新西兰就是我的爱人。

工作

都说新西兰不好找工作,但是目前为止是我发现最好找工作的地方。 在中国,IT行业毫无疑问机会更多,这是事实。然而,考虑到你的层次,能否有一个使你过上足够体面的生活的工作,是一个很大的疑问。在中国仅仅有工作并不意味你脱离了疲乏的人生。恰切地说,在中国的北上广如果工资少于50万,南京那样的二线城市少于30万,那不过勉强生存而已。另外,等你薪水高了,立即又面临着年龄大时再择业被歧视的问题。而且在中国,作为工薪阶层,似乎人处于永恒的焦虑里,你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党国印钞票的速度,并且面临某日被某个政策清零或者打回更低阶层的风险。 新西兰薪水并不高,但是这里和美国一样,有一份工作,就可以慢慢享受中产的生活。新西兰不存在疯狂存钱养老,或者养孩子的需要,也没有可能生一场大病就破产。因此,只要你有社会需要的技能,就不必担心生活的问题。